此地一医院已确诊700多例,近期激增!传染性较强!尚无特效药!
*以上海报系广告
反复高热、不退烧
还伴有喉咙痛……
最近
浙江绍兴诸暨不少孩子相继“中招”
感染了腺病毒!
诸暨市中心医院
一个月接诊超700例!
高烧不退、精神状态差
考虑是腺病毒感染
新闻详情
近日,在浙江诸暨市中心医院儿科门诊,有不少正在候诊的家长和孩子。
今年3岁的小果(化名)不仅反复高热,还一直喉咙痛、眼睛红,精神状态不佳,胃口也不好。
揪心的家长带着孩子来医院,医生检查后考虑其得了腺病毒感染,需要入院观察。
经过对症处理,小果第3天体温已恢复正常,精神胃纳好转。
患者激增
有医院一个月接诊超700人
诸暨市中心医院主治医师赵郦介绍,腺病毒即人腺病毒,是一种没有包膜的DNA病毒。
被感染的孩子会出现反复且频繁的高热,多在39℃以上。退热后很快复升,持续约1周左右,有时甚至服用退热药也难降至正常温度,同时还有拉肚子、呕吐、咽痛、眼红、精神萎靡等症状。
据了解,今年6月份,诸暨市中心医院儿科接诊腺病毒感染患儿超过700人次,因腺病毒感染引起并发症住院有90多人。“往年医院儿科接诊腺病毒感染的人数差不多仅为100例,今年患者激增。”
这种发热会持续多久?
有没有特效药?
腺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,其次是密切接触、粪口途径传播,传染性较强,人群普遍易感。
很多家长会感到疑惑:孩子扁桃体化脓了,难道不需要用抗生素吗?
其实,病毒性和细菌性感染都会引起扁桃体化脓,两者的治疗原则是完全不同的。其中,病毒性扁桃体化脓颜色偏白,像一层白膜,不宜滥用抗生素。
医生介绍,腺病毒感染一般可以自愈,目前尚无特效药,只需要对症治疗。除了发热引起不适时需要使用退热药(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)之外,基本不需要其他药物,特别是各种抗生素。
如果孩子有类似症状
及时去医院就诊
切勿盲目使用抗生素治疗!
江门市疾控中心关于7月疾病风险提示
七月进入盛夏,此时高温多雨季,湿度较大,易造成细菌滋生、蚊虫繁殖。江门市疾控中心提醒你:7月注意防范百日咳、登革热、手足口病、食源性疾病(细菌性食物中毒、毒蕈中毒、河豚毒素中毒)。
百日咳
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临床以阵发性、痉挛性咳嗽、鸡鸣样吸气吼声为典型特征。并发症多见于未达到接种含百日咳成分疫苗起始月龄的婴儿,以肺炎最常见,亦可并发肺动脉高压和百日咳脑病,严重者会导致死亡。主要通过飞沫传播,如患者咳嗽、打喷嚏等将细菌播散到空气中,易感者吸入带菌的飞沫而被感染。
专家提醒:
根据监测数据显示,近期我市百日咳散发病例有增多趋势,以散发病例为主,发生聚集性疫情风险增大。随着报告病例数的增加,患儿病例占比将上升;无免疫史的婴幼儿发病风险增大,患儿年龄越小,出现并发症和重症的风险越高。局部暴发风险等级为“低”。建议适龄儿童应及时、全程接种含百日咳成分疫苗,未接种儿童应尽快补种。
重点人群:
人群普遍易感。各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病,但以学生、儿童为主。1岁以下婴儿为高风险人群,其由于不到免疫年龄、免疫功能低下、体弱等因素,更易引起并发症,应做好日常防护,及时就医。
防控措施:
1、规范接种百日咳成分疫苗是预防百日咳最有效措施。我国目前对适龄儿童实施4剂次含百日咳成分疫苗的计划免疫程序:在儿童3月龄、4月龄、5月龄和18-24月龄各接种1剂次百白破疫苗(包含百日咳菌体抗原、白喉类毒素和破伤风类毒素)。除完成常规免疫程序外,世界卫生组织(WHO)建议在儿童入学时(约6岁)进行含百日咳成分疫苗的加强免疫,维持免疫保护的效果。
2、及时诊断和隔离。无论成人还是儿童青少年,咳嗽持续2周以上、伴有痉挛、程度剧烈,尤其是咳得整夜睡不着觉、眼睛充血,或身边有类似病例后自己突发咳嗽,应主动就医,确诊后要及早隔离,切断传染源。
3、做好日常防护。儿童、年老体弱者、孕妇等易感人群在百日咳流行季,尽量不要到人员密集的地方,在公共场所注意戴好口罩,避免跟咳嗽患者接触,室内经常开窗通风,勤洗手、适当锻炼、清淡饮食,提高自身抵抗力。
登革热
登革热是登革病毒引起、主要由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虫媒传染病。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(在24~36小时升至39~40℃),面、颈、胸部潮红,四肢、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皮疹,以及剧烈头痛、全身肌肉酸痛和关节痛等,部分患者可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。登革热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病人/隐性感染者→伊蚊→健康人,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播。传播媒介主要是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(俗城“花纹子”)。
专家提醒:
每年的5~11月是登革热的传播流行季,流行高峰时7~9月。近期阿根廷、巴西、泰国等国登革热疫情流行。随着境外旅游和跨境商务活动的增多,我市面临登革热疫情输入风险增加,登革热输入会引起本地疫情发生,灭蚊防蚊是关键。
重点人群:
人群普遍易感,感染登革热后对同型登革病毒有抵抗力,但对不同血清型的登革病毒无抵抗力。重症的高危人群包括二次感染者、老年人、有基础疾病人、孕妇、婴幼儿等。
预防措施:
1、清理家中积水。比如水生植物要定期换水洗瓶(每星期至少1次),不要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。
2、在室内应安装蚊帐、纱窗等防蚊,易滋生蚊虫的地方可以定期使用杀虫剂从源头上灭蚊。
3、前往登革热流行地区进行户外活动时,应做好个人防护,提前使用驱避剂,穿长裤长袖减少暴露,尽量不在蚊子活动的高峰时段在树丛、草地、垃圾桶旁逗留。
4、近期前往东南亚、非洲地区的归国人员,归国后14天如出现发热、皮疹、出血等症状应及时就诊,并说明旅行史及蚊虫叮咬史,及早诊断,尽早治疗。
手足口病
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,好发年龄为5岁及以下儿童,小学、托幼机构是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的重点场所。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和手、足、口腔等部位的疱疹、溃疡,少数患者引起心肌炎、肺水肿、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,发病的第一周传染性最强。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,其中柯萨奇病毒Cox A16和肠道病毒EV71最常见。手足口病主要经粪-口途径感染,接触患者口腔分泌物、疱疹液及被污染的玩具、奶瓶、餐具等物品,或通过呼吸道飞沫也可感染。
专家提醒:
目前是手足口病流行高峰期,这与儿童相互之间密切接触增多,没有有效隔离和防护等有关。近期,学校和托幼机构等防控重点场所有聚集性疫情报告,需加强日常防护。
重点人群:
发病人群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,重症和死亡病例主要集中在3岁及以下儿童,小学、托幼机构是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的重点场所。同一儿童可因感染不同血清型肠道病毒而出现多次发病。
预防措施:
1、进食前、如厕后、处理呕吐物或更换尿布后应洗手,不要与他人共用毛巾或个人物品。
2、避免与手足口病病人密切接触,减少感染机会。
3、被污染的日用品、玩具、食具等要及时用含氯消毒剂消毒,衣物置阳光下暴晒,室内保持通风。
4、患者应居家隔离至康复,防止病毒传播。
5、目前EV71疫苗接种对象为6月龄-5岁的儿童,可有效预防EV71相关手足口病发病、重症和死亡,为了能尽早发挥保护作用,鼓励儿童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。
食源性疾病
专家提醒:
气温升高,不适当储存条件的食物成了细菌快速增长的温床,容易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。引起我市食物中毒常见的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、沙门氏菌、蜡样芽胞杆菌、副溶血性弧菌、致泻性大肠杆菌等。
此外,持续高温、下雨为蘑菇的生长增殖创造了适宜条件,误食毒蕈风险上升,需警惕采食野生蘑菇引发食物中毒。
根据监测数据显示,河豚毒素中毒主要以误食河豚鱼为主,河豚鱼来源多为渔民野外捕捞,“贪鲜”或误食情况时有发生,中毒事件多发生于家庭,需警惕食用河豚致病死亡的风险。
预防措施:
1、提高食品安全意识,不采、不买和不吃野生蘑菇。
2、不购买、不自行捕捞和食用野生河豚,不购买、不食用未经国家审批的企业加工的河豚整鱼。
3、食品在食用前应经过彻底的加热;做到生熟分开;吃剩的食物及时冷藏,食用前彻底加热;生产加工、餐饮单位避免带菌者污染食物。
4、加强健康监测,一旦进食后出现恶心、呕吐、腹泻、腹痛等急性胃肠炎症状或者视力模糊等症状,高度怀疑是食物中毒的,要及时就医并如实告知。
编辑:叶羽
二审:桑云霄
三审:邓永强
关注侨见视频
关注“海内海外两个江门”
*以上海报系广告
🌟这些文章大家都在看🌟